鲁虺贴吧搜索堂 | ||||
类目资源: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 |
鲁虺贴吧搜索堂 / 上海玖伍零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下合租) |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
上海玖伍零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下合租) | |
北京---十三陵 在北京西北郊50公里群山和平原交界处,昌平县军都山(天寿山)南麓的小盆地上,成弧形地排列着明朝13个帝王的陵墓,这就是十三陵。1982年,它与八达岭长城同列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十三陵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的13个皇帝的陵墓群。 各陵除面积大小、 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陵区内有长达10 多公里的神路,神路最南端有一座石牌坊。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建。汉白玉砌成,夹柱石上雕刻麒麟、狮子、龙和怪兽,云腾浪涌,神态逼真。门上端额枋上雕刻的云纹,给人以柔美飘逸之感。此座牌坊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 在大碑楼至龙凤门的神路两侧,有石兽二十四座,石人十二座, 均用整块巨石琢成。石像群以北的神路上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名为“棂星门”,俗称“龙凤门”。整个陵区原来四周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嵯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 目前正式开放的有长陵和定陵。长陵以宏伟的地面建筑著称,定陵以已被发掘的地下宫殿著称。 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以下,是永乐帝和徐皇后的陵墓。营建了18年的长陵有一个和故宫太和殿相媲美的棱恩殿,殿阔66.75米,进深29.31米;最令人称奇的是殿内的32根金丝楠木明柱,柱高14.3米,直径1.7 米,极其罕见!棱恩殿后的建筑是明楼,又称宝顶,宝顶之下就是墓主的地下宫殿明十三陵中只有定陵的地下宫殿被发掘出来,是唯一可以目睹的一个。 定陵位于长陵西南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陵寝。地宫面积达到了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其中的石板巨门,为整块条石,上面的花鸟人物,几和真人真鸟一样大小;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人行其中,凉气扑面,环视地宫苍穹,感觉异常深远。从地宫中出土了3000余件文物,其中的金冠、凤冠,为绝世珍品。 辽、金、元、明、清五朝均以北京为都,在位帝王共有数十人。但辽代、元代帝王没有在北京留下陵墓,唯独明、清帝陵,规模浩大,可和生前所居媲美。同是帝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这和对死亡的看法有关。元人来自蒙古高原,是四海为家的游牧人,他们认为来自大地,死后自然回归大地,不能带走什么东西。因此,元人的葬制简 单而独特。他们先把一棵粗大楠木剖作两半,并把中间挖成人形;把尸 体放进去后,两半一合,加以固定;然后再将这个毫无雕饰的“棺 材”,埋入大草原中;填上泥土后,元人还要纵马践踏,待来年青草长出,便无踪可寻了。元代帝王的葬制也如此简单吗?人们相信是的,因为迄今还未发现他们的陵墓。元帝埋在哪里?又有什么殉葬品?这些疑问恐怕会永无答案了。 与此相反,明人是来自中自中原农业社会的汉人,他们认为死后还会有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还要吃、喝、玩、乐,也分高、低、贵、贱。因此,明帝都按生前的模样修建了宫殿式的墓园。里面的陪葬品也是帝王的日常用品。建立了清朝的满族人也学着明人的样子广修陵墓,其根源也是一个对死亡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