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
出处:语词卷-->Z-->zhōnɡ-->中 中国古代史 中书舍人
官名。三国魏置。中书省属官,与通事共掌收纳、转呈章奏,员一人,七品。南朝多以寒士、寒人充任,入直禁中,并夺中书侍郎草拟诏令之任。南朝齐以后,为舍人省长官,名虽隶于中书省,实则听命于皇帝,故品阶虽低,权任甚重。北朝时专掌草拟诏令。隋改为内史舍人。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为中书舍人,员六人,正五品上。侍从朝会,参议政务。六员分押尚书省六部,协助宰相批复公文。以资深者一人为阁老,判本省日常事务。开元后,渐成闲职。北宋元丰改制后,复为职事官,主管中书后省,掌草拟制敕。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直省舍人置,隶中书省。十三年,废中书省后仍置,简称“中书”。清代沿置。乾隆时改称“中书”。
出处:中国古代史-->历代官制鲁虺大辞海" />
鲁虺大辞海 | ||||
类目资源: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 |
鲁虺大辞海 / 中书舍人 |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
中书舍人 | |
中书舍人 语词卷 中书舍人(zhōnɡ shū shè rén) |